凉秋渐远,冬意渐浓,11月22日至24日,由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学承办的以“开启一流临床医学人才体系构建新征程”为主题的“2019年全国临床医学博士后论坛暨住院医师师资能力建设峰会”在杭州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工作负责人和住培带教师资共300多名参加了本次论坛。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名誉院长巴德年,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浙江省人社厅、浙江省卫健委,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及医学院七家附属医院相关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浙江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黄河主持。
原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人社部专技司博士后处处长刘连军从我国博士后制度的实施角度回顾了30多年来国家博士后事业的发展情况,肯定了浙江省及浙江大学在博士后招收培养中作出的有益探索和积极贡献,尤其在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的实施和与省级试点企业联合招收博士后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
浙江省人社厅副厅长金林贵肯定了论坛主题十分契合我省当前健康事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人才需求。浙江的人才工作始终坚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激发人才,要让人才在浙江舒心生活、顺心工作、安心发展。
浙江省预防医学会会长、原浙江省卫健委副主任叶真提出,浙江省作为全国卫生与教育的强省,早在2011年就开始了新模式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实践之路,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是医教协同最好的体现,是一项非常成功且潜力无限的人才培养创新举措,值得持续探索和推进。
浙江大学人事处处长刘继荣简要介绍了浙江大学博士后队伍发展情况,并表示学校始终积极探索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方法,努力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临床医学领军人才和临床高级师资,通过创新机制、优化服务、提高待遇等措施,使博士后工作快速成熟发展,为附属医院培养和引进高水平人才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也为医院科研工作注入新鲜动力。博士后队伍在我校创建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添砖加瓦。
医学院党委书记黄河表示浙江大学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高度重视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整合了多家附属医院的优势资源,配备了多学科交叉的导师组,在博士后的培养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出站的浙江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后已成为附属医院骨干师资的优质后备力量,他们肩负起临床、教学、科研的重任,将成为未来5-10年的临床医学科学家。
开幕式后,论坛特邀“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的开创者与推动者巴德年作“临床医学博士后由来与展望”的报告。他详细介绍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的萌芽、申报、推进、实施和展望等方面。作为升级强化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在提升临床岗位胜任力,该项目对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忠诚、守清、担当”,他指出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培养好大夫才是首要任务,并鼓励博士后们敢于挑战,勇挑重担,为祖国的医疗事业而不懈奋斗。
随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胡翊群、中山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黎尚荣、北京协和医院医务处处长潘慧、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方向明分别介绍了所在院校的“住培专培医生、临床医学博士后”的培养模式。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柯越海作“面向未来的浙大医学学科建设与创新研究”的报告。主题报告由吉林大学临床医学教学委员会副主任迟宝荣和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方向明共同主持。
下午,全国临床医学博士后论坛和住院医师师资能力建设峰会分两个会场进行。临床医学博士后分会场主题是“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一流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在第一项专题“情景模拟教学与团队协作能力”中,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和浙江大学的临床医学博士后携手演练手术室急救场景,展示了临床医学博士后在团队组织协作、应急处理能力及领导力等方面的培训成果。第二项“临床科研竞赛与创新能力”专题,18名来自北京协和医院、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国内知名医学院校的博士后及博士生以演讲的形式,展示了各自领域的临床研究经历与典型成果。第三部分是“临床思维能力”专题,基于“临床博士后担任内科住院总医师的探索”,通过病例分享及流程展示,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及如何更好地培养临床博士后的教学及管理能力。
本次论坛还邀请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基金处池莲子,浙江省人社厅专技处处长陈荣华、副处长朱淑梅、主任何晓红、培训处处长周银波等参会。
浙江大学是全国首家试点实施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的高校,顺应了我国博士后事业的发展。此次论坛为与会人员提供了充分交流的平台,名家大师、专家教授和青年博士们齐聚一堂,分享了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探讨了博士后和临床医师职业发展等重点和热点问题,也传授了住培的相关政策和临床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为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在全国一流医学院校推广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财富。浙江大学将以人才托举“中国梦”,在争创“双一流”的征程中,继续完善落实人才发展重大政策,创造有利的优质环境,为培养和输送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和领军人物做出贡献。未来已来,面向未来!